晋中分校

您当前位置:公务员考试网 > 晋中人事考试网 > 省公务员 > 备考资料 > 2020年山西公务员考试申论技巧:牢记写作“四忌”

2020年山西公务员考试申论技巧:牢记写作“四忌”

2020-03-25 09:53:57 公务员考试网 //sx.huatu.com/jinzhong 文章来源:互联网


  【导读】华图晋中人事考试网同步互联网发布:2020年山西公务员考试申论技巧:牢记写作“四忌”更多资讯请关注山西华图微信公众号(shanxiht),晋中培训咨询电话:400-0351-222 0354-3021102

  纵览历年国考申论真题,申发论述题一直是需考题型。作为国考申论的重头戏,申发论述题作答时间长、分值高、操作难度大,因此它既是申论考试的“深水区”,也是导致众多考生沦陷的“重灾区”。故此,提醒各位考生:要想攻克申发论述题型,在掌握基本作答方法的基础上,需避免四点写作禁忌,跳出文章写作的误区:

  第一忌:文不对题

  国考作文的命题形式比较灵活,命题作文、半命题作文、话题作文等栉比鳞次。不管采用何种命题形式,都是对考生的文章写作主题进行的提示。尽管如此,文不对题的情况却在很多考生身上重演。如果从文章写作的角度来看,考生的作文并无错误,然而与申论考试材料对比后发现,文章写作脱离或片面地理解材料,导致“此文章非彼文章”。因此,申论文章写作,要将题目要求紧密联系材料,确定文章写作主题,做到精准破题。

  【真题示例】

  参考给定资料,以“弘扬黄河精神”为主题,自选角度,自拟题目,写一篇文章。(40分)[2011年副省]

  要求:

  (1)中心论点明确,有思想高度;

  (2)内容充实,有说服力;

  (3)语言流畅,1000字左右。

  【材料原文】

  ……从黄河的发育史上可知,在有人类之前的许多年,黄河曾是互相之间并不连通的四段,最下面的一段为三门峡所阻隔未能入海,那时它是一条内陆河,而此时黄河的生命非常健康,正处于它的蓬勃发育时期……

  ……因此,若舍掉人类存续与黄河的相互关系单讲黄河本身而言,黄河健康生命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“三善”,即:“善淤、善决、善徙”,这是一个为几千年历史所反复证明的基本事实……

  ……自1946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指导治黄以来,黄河伏秋大汛没有决口,可谓“三年安澜”;其后几十年固堤防洪成了治黄的主要手段,成绩很大,但代价也很大,其结果是黄河河床不断淤高,这为未来埋下了很大隐患……

  ……王景的主要工作是修建了自荥阳至千乘的黄河大堤,治理了作为东汉漕运主要通道的汴渠。王景治河后,黄河相对安澜800年,据分析与王景所选定的东汉故道河身较短、地势较低,因而行河路线较优有关;另外,“十里立一水门,令更洄注”所描述的可能是一种利用沿河大泽放淤的工程措施,这对于延长行河年限也有一定作用……

  【分析】

  材料中所指的黄河精神:顺应自然、尊重规律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。

  众多考生考卷中的黄河精神:团结、务实、开拓、拼搏、奉献。

  以“弘扬黄河精神”为主题,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黄河精神。材料中提到我国几十年来以堵治黄的手段,造成黄河河床不断淤高,以及王景治黄疏堵结合,带来黄河安澜800年的美景。两者对比,结合材料上下文,此处的“黄河精神”绝非团结、务实、开拓、拼搏、奉献,而是顺应自然、尊重规律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。如果考生以“团结、务实、开拓、拼搏、奉献”为黄河精神,需定是脱离材料、文不对题。

  第二忌:抄袭材料

  不论是逐个击破各题型阶段,还是做模拟试卷综合训练阶段,申发论述题浇熄了很多考生备战申论的热情之火。当你坐在桌前冥思苦想三小时,仍然无法提笔写下一字时;当你在文章写到一半,竟然词穷时。自然而然,会选择从庞大的材料中截取内容。申论材料内容丰富,近几年尤其以案例居多,因此,善于走捷径的考生会从材料中大段大段地摘抄案例、观点,殊不知此时你已犯国考申论文章写作的大忌,申论文章是禁止大篇幅抄袭材料的。因此,申论文章写作,要巧妙利用材料,而非纯粹大段抄袭。

  【真题示例】

  “给定资料6”中的题字“岁月失语,惟石能言”能触发人们许多思考和感悟,请参考“给定资料”,以“岁月失语,惟石能言”为题,写一篇文章。(35分)[2013年副省]

  要求:

  (1)自选角度,立意明确,有思想性;

  (2)联系实际,不拘泥于“给定资料”;

  (3)内容充实,语言畅达;

  (4)总字数800~1000字。

  【材料原文】

 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多样性。正是在不同的文化长期交融和碰撞过程中产生了今天的地球文明。今天的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兴趣、规模和方式,积极开展各种旅游和探险活动,了解和接触世界文化遗产,从内心深处表现出对文化多样性的渴求。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正是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。人类是有记忆的,并需要不断地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“怀旧”手段,来抚慰心灵和抒发情性。历史文化遗产保留着现代都市人的历史记忆,“我们从哪里来?我们是什么?我们往哪里去?”要把握现在、走向未来,需须先理解过去。文化遗产为人类连接过去和现在架设了桥梁,也为从今天走向明天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。

  【分析】

  A考生作文(节选):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多样性。正是在不同的文化长期交融和碰撞过程中产生了今天的地球文明。今天的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兴趣、规模和方式,积极开展各种旅游和探险活动,了解和接触世界文化遗产,从内心深处表现出对文化多样性的渴求。文化遗产为人类连接过去和现在架设了桥梁,也为从今天走向明天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。

  范文(节选):中华五千年文明不仅给我们留存了有形的浩如烟渺的文化古迹、自然遗产,而且还创造了无形的、璀璨夺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。甲骨文、青铜器、长城、故宫……以及极具特色的各种民族、民间文化,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而灿烂的文明景观,她们是传承中的载体,更是发展的依托,她们不仅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骄傲,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。面对这些自然和文化的杰作,我们对祖国的热爱更加深沉、博大。

  通过对比发现,A考生作文中的某段内容均截取自材料原文,缺少自己的思想与语言,并会因此导致失分。

  第三忌:无限拔高

  作为备战公考的考生,理解并掌握我党的重要理论是一项基本素养。从马列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、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、科学发展观到中国梦,我们党总能站在时代的潮头,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,进而在理论上创新,从而与时俱进地进行实践创新。然而,如果在申论写作中不结合文章具体内容,缺少需要的联系,一味在理论上拔高,让文章内容与理论两张皮,教条而乏味,也会影响文章得分。

  【真题示例】

  “给定资料5”画线部分写道:“无论我们认为自己已变得多么高明和安全,自然灾难与人为灾难始终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。”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,联系自己的经验或感受,自拟题目,写一篇文章。(40分)[2012年市地]

  要求:

  (1)自选角度,立意明确,有思想性;

  (2)参考“给定资料”,但不拘泥于“给定资料”;

  (3)语言流畅;

  (4)总字数800~1000字。

  【分析】

  B考生作文(节选):居安思危、增强忧患意识,这并不是叫人杞人忧天,什么事都担忧,而是要求每个人在生产生活中更加谨慎。树立忧患意识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、顺利实现“十二五”规划所制定的任务目标、实现伟大中国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。

  范文(节选):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,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,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,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。把科学发展的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,以安不忘危的思想统筹好、谋划好安全发展,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做好维护安全的各项工作,让人民生活在一个充满忧患意识的环境里,我们一定能够让中国列车运行得更加平稳顺利!

  通过对比发现,B考生的文章对树立忧患意识的作用是生搬硬套、无限拔高。

  第四忌:文体不符

  近年来,国考申论在材料组织、题目命制上,有时会富有比较浓厚的人文气息。如以“岁月失语,惟石能言”为题写文章、结合对“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”的思考写文章等,因此,在国考考场上出现了无数抒情散文诗。但是,细数历年国考申论真题,尽管申发论述题目没有明确限定文体,然而根据题目“要求”,如“观点明确”、“内容充实”等,可判定为议论文体。因此,写一篇完整的议论文,无疑是考生最好的选择。

  【真题示例】

  “给定资料7”的画线部分写道:“有位知识分子说:‘我已经无家可归,我在城市是寓公,在家乡成了异客’。这样,无论在乡村少年身上,还是在农民工那里,以及这些出身农村的知识分子的群落里,我们都发现了‘失根’的危机。”请结合你对这段话的思考,参考“给定资料”,自拟题目,写一篇文章。(40分)[2011年市地]

  要求:

  (1)自选角度,立意明确;

  (2)联系实际,不拘泥于“给定资料”;

  (3)语言流畅;

  (4)总字数800~1000字。

  【分析】

  C考生作文(节选):在这座城市里,你没有别人崇拜的目光,没有被人称赞的成绩,终日忙碌不知为谁谱写着传奇。站在城市的天桥上,回忆着模糊的家乡情景,恍惚间意识到,这是别人的城市我们的家。

  范文(节选):城市之间的文化断裂,城市人与农村人的身份认同危机,使城市和农村出现了大批在城市融不进、在农村回不去的“摇摆人”。这些城乡“摇摆人”,他们根本无法对乡村文化产生亲和力、归属感,然而城市文化对他们又是那么遥远,造成了他们只能游离于城乡的边缘,成了真正的“文化无根人”。

  C考生的文章虽然生动、有感情色彩,然而却是抒情散文,不符合申论文章的文种要求。

  吸取前车之鉴,避免重蹈覆辙。申发论述题不论在答题难度,还是分值比例上均是国考的“重磅”题型。只有勤于动笔,多写、多练,跳出文章写作的种种误区,经过千锤百炼,方能在考场上运筹帷幄、决胜千里!

(编辑:佚名)
有报考疑惑?在线客服随时解惑

公告啥时候出?

报考问题解惑?报考条件?

报考岗位解惑   怎么备考?

冲刺资料领取?

各地联系方式 华图就在你身边

山西华图11地市40余家学习中心
  • 山西华图
  • 太原华图
  • 大同华图
  • 临汾华图
  • 长治华图
  • 忻州华图
  • 吕梁华图
  • 阳泉华图
  • 运城华图
  • 晋城华图
  • 晋中华图
  • 朔州华图